一眼千年,滄海桑田。從駝鈴聲聲到班列暢行,從舟楫相望到汽笛轟鳴,從“空中走廊”到“太空絲路”……千年來,從古絲綢之路到當今越拓越寬的“一帶一路”,這條架起中國與世界共榮共通橋梁與紐帶的通途,在代代傳承中,跨山越海、飛天入地、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金風颯颯,丹楓迎秋。今年,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10月17~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一帶一路”建設者、參與者、貢獻者齊聚北京,共同回顧合作進展,總結合作經驗,攜手開辟更美好的未來。
共建“一帶一路” 10年碩果累累
從恢弘的“大寫意”戰略,到鐫刻精細的“工筆畫”;從愿景規劃到實景落地;從硬聯通到軟聯通,源于中國、惠及全球的“一帶一路”倡議,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下,一大批“小而美”的合作項目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和領域落地生根。
10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10年來,我們堅守初心、攜手同行,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耙粠б宦贰焙献鲝膩啔W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舉辦3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立了20多個專業領域多邊合作平臺。
10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鋪就了一條通往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的光明大道。中國作為倡議發起方,積極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各方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營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構建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以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繁榮為目標,共同營造更多發展機遇和空間,推動形成世界經濟增長新中心、新動能,帶動世界經濟實現新的普惠性增長,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各方堅持多邊貿易體制的基本原則,共同打造開放型合作平臺,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創造有利于開放發展的環境,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推進合作共贏、合作共擔、合作共治的共同開放;各方共同加強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加強科技前沿領域創新合作,為共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各方積極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搭建更多合作平臺,開辟更多合作渠道,密切各領域往來,推動不同國家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更好地凝聚思想和價值共識,實現人類文明創新發展。
回眸10年,共建“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一步步扎實走向國際實踐,逐漸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合作平臺;10年間,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為相關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做出積極貢獻,提出行之有效的“中國方案”。
10年來,中外工商企業界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踐行者、貢獻者,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10月17日,由中國貿促會、國務院國資委和全國工商聯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在北京舉行。作為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開場活動,本屆大會主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來自82個國家和地區的367家企業或機構、有關國際組織、經濟機構的中外工商界代表約1200余人出席會議。一大批中外務實合作項目在大會期間簽約。項目覆蓋68個國家和地區,涵蓋基礎設施、清潔能源、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金融服務、現代農業、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會上,《“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北京宣言》正式發布,內容涵蓋堅持開放合作、深化互聯互通、堅持綠色發展、推進數字經濟合作、堅持合規經營和履行社會責任5點倡議。彰顯了各國工商界秉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繼續開展務實互利合作,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增進人民福祉作出積極貢獻,繼續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為中國和世界打開新的機遇之窗的誠意。
深耕“一帶一路” 中國汽車高質量“出?!?/strong>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所說,如今,奔行在鐵路上的列車,馳騁在公路上的汽車,聯通各國的空中航班,劈波斬浪的貨輪,快捷方便的數字電商,成為新時代國際貿易的駝鈴、帆影。
10年間,從開放創新到融入全球,中國汽車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在“一帶一路”的恢弘“大寫意”下,中國汽車以車輪為畫筆,用實打實的產品競爭力、技術實力、品牌影響力、產業鏈供應鏈韌力,潛心繪就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工筆畫”。
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中國汽車產業以開放之姿和創新之力活躍在全球舞臺,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駛向世界,中國品牌汽車的全球知名度、美譽度快速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迅速成長、嶄露頭角,逐漸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中的佼佼者。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車企共出口汽車211.7萬輛,同比增長55.5%。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38.9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倍,電動汽車已經成為領跑中國外貿出口的“新三樣”之一。
過去10年間,疾馳在全球賽道的中國汽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與合作伙伴一道演繹了一個又一個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汽車故事”。
作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亮點,中國一汽南非公司,曾兩度榮獲“納爾遜曼德拉灣五十強企業”等稱號,南非貿工部長、曼德拉市長等多位當地官員評價中國一汽南非本地化經營是“中南合作的典范”。截至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當地累計銷量已超過15000輛,整體商用車市場占有率在南非市場躋身前列。
2022年,東風公司出口汽車24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57%,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8.1萬輛,總體高于行業水平;出口汽車遍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歐洲、南美、東南亞、非洲、中東各區域均實現突破。
作為最早“走出去”的車企之一,10年間,北汽集團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目前北汽國際在全球37個國家建立了180個銷售和服務網點;北汽福田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各大援外項目、基建工程項目、能源礦產項目共計110余個。
宇通作為中國客車界的領軍者,截至目前超過80%的海外目標銷售市場,都分布在“一帶一路”合作區域。除了開拓海外市場的銷售規模,宇通還積極與當地開展產能及技術合作,在多個國家實現了客車散件當地組裝和產能及技術合作,深化海外市場人才培養機制,帶動當地汽車工業的發展。
與“一帶一路”同行,中國重汽積極參與到各國經濟建設發展中,目前已有超過50萬輛重卡工作在礦區、港口等各領域,服務于公路、鐵路、水電站等重大項目建設。中國重汽在客戶物流、裝備建設等方面已成為“一帶一路”合作伙伴信賴的朋友。
如果從時間維度看,“一帶一路”上精彩的“汽車故事”幾乎每年都在不斷發生。2013年,比亞迪進入東盟市場,以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優勢打造頗具特色的“一帶一路”綠色名片。如今,比亞迪的綠色足跡已遍布全球6大洲7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400多座城市;2014年,包括奇瑞、華晨、東風、江鈴、海馬、力帆、吉利、長安、北汽、比亞迪、江淮等中國車企“集體”在伊朗設立代表處及維修站,傾力布局伊朗市場;2015年,江淮汽車布局哈薩克斯坦市場,與SAP公司簽署《JAC產品KD組裝協議》;2016年,中歐班列首次抵達歐洲,為持續發力的中國汽車出口護航;2017年,吉利汽車收購馬來西亞寶騰汽車49.9%的股份,成為寶騰汽車的獨家外資戰略合作伙伴,吉利也成為首個在海外以技術換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2018年,由中國作為主要牽頭國身份參與制定的全球首個專門針對電動車輛的技術法規——電動車輛安全全球技術法規(GTR20)正式發布,憑借持續積累的電動汽車技術創新優勢,中國汽車開始向全球輸出、分享汽車核心技術法規標準;2019年,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竣工投產,該工廠成為中國汽車首個海外全工藝整車制造基地;2020年,以蔚來、小鵬為代表的中國造車新勢力搭上“一帶一路”出海的快車,紛紛開拓歐洲等海外市場;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超過200萬輛,“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出口增長注入了強勁動能;2022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實施,削減了關稅和非關稅措施,促進多邊貿易及區域汽車產業鏈發展和投資合作……從整車出口到產能布局,從海外并購到技術輸出,從傳統車企到造車新勢力,伴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一帶一路”上留下的“中國汽車印跡”也分量十足。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汽車產業積極推進規則標準“軟聯通”,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標準化務實合作方面推動國際標準化合作機制不斷深化。從產品出海到戰略布局,從技術輸出到標準聯通,中國汽車產業正以高質量發展之名,持續深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日前,中國-東盟汽車標準化對話會正式納入“中國-東盟自貿協定標準、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分委會”合作機制。多年來,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中國與東盟在汽車標準法規、產業政策及認證檢測領域開展了長期的交流、研究與合作。中汽中心與東盟標準與質量咨詢委員會汽車產品工作組作為雙方政府指定機構,推動在“中國-東盟自貿區標準、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分委會”下開展汽車標準化交流合作活動,以標準聯通支撐雙方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共商共享 共進共贏 八項行動支持高質量共建
穿越時空、千年不衰、代代延續的絲路精神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精髓所在,這也正是共建“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其中強調,促進綠色發展。中方將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加大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支持,繼續舉辦“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建設光伏產業對話交流機制和綠色低碳專家網絡。落實“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到2030年為伙伴國開展10萬人次培訓。推動科技創新。中方將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舉辦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未來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聯合實驗室擴大到100家,支持各國青年科學家來華短期工作。中方將在本屆論壇上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愿同各國加強交流和對話,共同促進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發展。
當下,應對氣候變化已成全球共識,中國也積極許下“雙碳”承諾,并加速推進高效落實。聚焦汽車產業,在奔赴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征途中,積極踐行“雙碳”戰略,降低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在開放合作中,與更多國際伙伴共同為減少汽車及交通領域碳排放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勢在必行。不可否認的是,在更加開放的創新與合作中,中國汽車以及全球汽車產業的轉型動力和活力將被更充分地激發和釋放,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背景下,以全球格局奔赴的共融、共進、共贏的創新之路必定越走越寬。
源自中國、惠及全球的“一帶一路”倡議,將走向又一個值得期待的新10年。置身其中的中國汽車,將繼續以開放的姿態,與全球合作伙伴不斷探索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新內涵、新空間和新成果,在新10年的“一帶一路”畫卷中,落下精彩不凡的“汽車印跡”。(記者 王璞)
轉自:中國汽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