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將強認知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智能社會治理、智慧商業、智慧教育?!卑滴镏悄芨笨偛锰K江說,人工智能企業有較長的孵化周期,需要有“定力”的資本支持。在B輪融資中,廣州5家國企聯合對暗物智能進行5億元戰投,“這些政府產業投資基金能給企業更長久的陪伴”。
近年來,政府產業投資基金成為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多地依靠“資本招商”實現產業躍升、資本集聚的示范效應下,政府產業投資基金進入規?!翱耧j”時代。
在這股熱潮中,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呈現出哪些新發展趨勢?在激烈的“內卷”中,有哪些矛盾和沖突需要留意?廣東借力政府產業投資基金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有哪些“他山之石”值得學習借鑒?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赴多地調研,以期尋找答案。
陪伴產業 規?!翱耧j”
最近,廣州首家生物科技“獨角獸”云舟生物獲評“隱形冠軍”。創始人藍田說:“我們希望打造從科研到臨床的基因遞送全產業鏈服務平臺,發展為全球領軍企業?!贝蜷_云舟生物的股東名單,不乏政府產業投資基金的身影。藍田介紹:“除了注資,他們還給了我們許多幫助,有些扮演的是‘股東+房東+管家’的角色?!?/p>
窺一斑而知全豹。近年來,政府產業投資基金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升級的“助推器”和服務實體經濟的“生力軍”。它們在產業創新早期等市場失靈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資源配置作用,不少“硬科技”企業背后皆有其身影。
以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為例,其投資項目超3000個,范圍覆蓋新一代電子信息、數字與時尚、高端制造裝備、綠色低碳、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海洋產業等戰新產業。
進入2023年,在“深圳模式”“合肥模式”等示范效應下,政府產業投資基金更是“井噴”式發展。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內共設立政府引導基金2143只,總目標規模約12.91萬億元?!斑@僅是政府引導基金的統計數據,如果加上其他國資背景投資基金,規模將更為龐大?!币晃粯I內人士表示。
就在9月,政府產業投資基金仍在“狂飆”路上。
中國國新控股總經理莫德旺表示,正積極籌設千億級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深圳市引導基金與國壽集團等壽險機構共同投資設立基金,首期合作總規模達420億元;浦東天使母基金啟動,首期規模20億元,與科創母基金、引領區產業母基金組成超600億元基金群……
與此同時,各地動輒成立千億規模母基金,部分省市母基金呈現集群式發展態勢。今年2月,廣州2000億元母基金宣告成立;3月,安徽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將下設16只母基金,形成總規模不低于2000億元的新興產業引導基金體系;5月,規模2000億元的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成立……
“這些基金承擔產業引導功能,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資本和彈藥,通過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合作,為產業發展助力?!鄙虾Y研究院院長羅新宇總結道。
并且,這股政府產業基金設立浪潮呈現加速下沉趨勢,正從中心城市向區縣、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深度延伸,甚至下沉至村一級。例如,深圳“村集體”企業已經在試水股權投資。正如羅新宇所說:“全國已經進入大城小縣基金招商時代?!?/p>
激烈“內卷” 沖突顯現
“合肥基金市場非?;鸨?,來找我們洽談合作的投資機構也非常多?!比ツ?,規模200億元的合肥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成立,總經理王克貴的工作之一是對接來自各地的投資人?!耙呀浻谐?00家風投、創投機構來與我們洽談合作超400次?!?/p>
當前,從數量、規模、深度等維度看,各類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已經毫無爭議成為市場中最大的LP(有限合伙人)?!艾F在投資機構募資,肯定繞不開這些基金,它們是最大的‘金主’?!币晃粍撏度耸勘硎?。
記者調研發現,隨著政府產業投資基金規模激增,以及其與風投、創投機構互動日益深入,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開始凸顯。
一方面, 基金多了也更“卷”了,各方對好項目的爭奪日趨激烈;另一方面,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尤其是政府引導基金被賦予了多重使命——招商引資、產業培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這種壓力正向下游傳導。
“最終被傳導至作為GP(普通合伙人)的風投、創投機構,有些機構為了完成‘返投’任務都成立了‘招商引資辦’?!鄙钲谑袆摌I投資同業公會副秘書長曾瑩說。
所謂“返投”,即母基金在向子基金出資后,子基金需要按母基金要求將一定的金額投入指定地區或行業。
曾瑩坦言,投資經理肩負起為地方招商的工作,“投出去”取代“投得好”成為首要目標,這有可能使投資動作“變形”。此外,“在多重壓力下,部分投資經理可能會更加‘求穩’,選擇投偏后期、風險較小的項目?!?/p>
再將視線轉向規模劇增的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其面臨的挑戰不容小覷?!坝捎诮洕鲩L速度放緩,地方政府財政承壓,新的基金出資能力面臨壓力?!绷_新宇一針見血,指出部分基金出現“實繳難”。
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內共設立政府引導基金目標規模12.91萬億元,其中已認繳的規模約為6.6萬億元,僅為總規模的一半左右。
一位千億級母基金管理者向記者坦言:“所謂千億,其實是一個目標規模,它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如果投資機構帶來好項目,我們再想辦法找錢?!?/p>
記者調研發現,一方面,各地存在攀比心態,競相“大額化”基金規模;另一方面,鑒于較為緊張的財政狀況,基金實繳不足,部分基金采取“邊籌資邊投資”的做法?!斑@可能進一步影響基金的實質落地,通過基金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效果也會打折扣?!币晃粯I內人士表示。
此外,多位受訪者向記者反映,部分地方存在基金重復設立、投資進度不及預期等問題?!柏斦?、國資、科技等各部門主管的單位相繼成立了基金,導致一個市有限的投資資源被分散了,亟須進一步整合起來?!?/p>
“有進有退” 找準定位
前不久舉行的2023廣州產業母基金大會上,成立半年多的廣州2000億元母基金交出階段性運作“成績單”——產業母基金合作簽約子基金8家、創投母基金合作簽約子基金7家,落地產業項目6家,總簽約規模超400億元。
現場,廣州產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簽約突出一個“實”字,有三個“不簽”。即“各方未履行決策程序的不簽、項目沒有明確目標任務或投資額度的不簽、產業項目聯動市區落不了地的不簽”。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廣東要在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新突破,借力政府產業投資基金“栽下梧桐,引鳳來棲”,“實”是最優路徑。記者在多地調研發現,對外“有進有退”、對內找準定位,既是多地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石,也是廣東值得借鑒的“他山之石”。
例如,杭州資本黨委書記、董事長孫剛鋒在采訪中表示:“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必須正確對待自己的角色,要有進有退,糾正市場失靈;同時堅持引導定位,發揮撬動功能,通過以‘優勢產業+母基金+政策支持’的模式,更好地吸引優質GP(普通合伙人)和項目的落地?!?/p>
杭州刀刃向內將“散落”在全市各處的國資基金有效整合起來——重新組建杭州科創基金、杭州創新基金、杭州并購基金三大母基金,并由其參與投資N只行業母基金、子基金、專項子基金,最終形成“3+N”基金集群。
“合肥模式”的成功則離不開其從一開始對政府產業投資基金的精準定位。
王克貴介紹,合肥市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從成立之日起,就從制度上保證母基金成為黨委、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抓手?!澳富鸸芾砦瘑T會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主任,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副主任。這在其他城市也是比較少見的?!?/p>
針對部分地區同類型基金重復設立、缺少協同等現象,深創投引導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斌則提議,或可探索建立廣東省內各地市“返投”互認機制。
“例如,可否先嘗試深圳與廣東省其他地市的返投互認,深圳的基金在其他地市的投資也能算作深圳的返投,同時建立相匹配的生產力要素互換互補機制。如果能突破返投的區域限制,或將有效提升廣東對資本的利用效力,讓資本更好地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睂O斌說。
羅新宇的觀點也指向基金聯動。他認為,各地可以建立和完善省市區(縣)基金聯動投資的機制,合理引入央企基金,更好地發揮引導基金的“放大器”作用,助力地方產業發展。
轉自:南方+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