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年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圍繞互聯互通,以基礎設施“硬聯通”為重要方向,以規則標準“軟聯通”為重要支撐,以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為重要基礎,不斷深化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成為當今世界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中國建筑國際充分利用“一國兩制”優勢,不斷在國際市場拓寬合作空間、創新合作方式。
在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中國建筑國際充分發揮自身在建筑領域積累的技術優勢,通過一項項重大工程貢獻共建力量。
2018年,中國建筑國際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支持澳門“中葡平臺”建設,旗下中國建筑工程(澳門)有限公司擔任澳門中企協中葡平臺專委會主任委員,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歐洲起點——葡萄牙,成立了中國建筑葡萄牙有限公司,并與葡萄牙上市公司、第二大建筑商特謝拉·杜阿爾特集團簽約共同投資、建設、運營奧埃拉什產業園項目。該項目是葡萄牙首個中資產業園,位于葡萄牙里斯本大區奧埃拉什,總建筑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可容納近100家企業、約4000名員工入駐,建成后將成為致力于為輸出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規則,助力歐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示范項目。
在香港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地帶,中國建筑國際承接了中環美利道2號商業大廈項目幕墻工程。中國建筑國際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深度應用建筑信息模型(BIM),通過建立虛擬的建筑工程三維模型,利用數字化技術,為模型提供完整的、與實際情況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庫,高質量完成被稱為“業界最難”的玻璃幕墻工程,讓這座香港新地標生動詮釋了欲將綻放的紫荊花蕾的形態和層次感。
在陸海絲綢之路的交匯點——阿聯酋,中國建筑國際承接了世界最高樓——哈利法塔的幕墻工程。通過創新研發全球領先的幕墻設計技術,順利解決極端天氣、超強風壓和結構安全等施工難題。作為建筑史上的奇跡,矗立在“一帶一路”十字路口的哈利法塔,充分展示著中國先進建造技術的熠熠成就。
在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十年里,中國建筑國際錨定科技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確立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托“科技賦能”推動建造業轉型升級,走好建筑業的科技創新之路。
近年來,中國建筑國際大力研發裝配式建筑的前沿技術,率先引領裝配式建筑向新一代模塊化集成建筑(MiC)發展,實現建造方式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變革。原創研發的模塊化集成建筑體系可節省70%以上現場用工量,減少超過75%的建筑廢棄物,使工期僅為傳統建造方式的三分之一,實現了“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該體系曾獲評“2022年工程建設十大新技術”,并入選2022年“科創中國”綠色低碳領域先導技術榜單。
在承建了哈利法塔、香港中環美利道等超高難度的幕墻項目后,中國建筑國際不斷研發光伏幕墻等科技應用,創造綠色建筑的無限可能。最新研發的Light A輕質仿鋁板光伏組件,不僅可以大幅還原鋁板外觀質感,還可以實現建筑本體發電。每100平方米Light A光伏幕墻平均每年可發電8970kw·h,可滿足3個家庭每年所需用電量,相較傳統幕墻每年可減少8.9噸碳排放。
背靠祖國,港澳地區以其獨特優勢,發揮中國與世界的“超級聯系人”角色,積極聯系內地與其他合作伙伴,助力“一帶一路”拓展廣度深度。中國建筑國際于1979年在香港成立,40多年來,中國建筑國際始終堅持與“一國兩制”同向同行,確立“科技+投資+建筑+資產運營”的戰略規劃,在深耕港澳、聯通內地、拓展海外的業務布局中不斷加大創新動能。
作為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國資央企,中國建筑國際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本要素,創新投資業務模式,開拓國內大規模的基建市場,服務產業轉型和民生改善。
中國建筑國際將持續以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為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做出更大貢獻。(記者 袁小康)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